婚姻,不是天堂,就是地狱
来源:贵州一线牵婚介交友网 2018年7月30日
世界让我挫败,我还舍不得离开。
——《奥丽芙?基特里奇》
德国有句谚语说:婚姻,不是天堂,就是地狱。
也许很多人会跳出来说,不对,这太极端化了,但是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当事人心中自然明白。
婚姻,对男方来说就是找老婆。找老婆首先要看丈母娘的品行。过去谓之母仪天下,家庭的影响、母亲的品格,对于人品的形成,作用不可谓不大。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中,有让你感觉特别莫名其妙的地方,那么一定要花精力搞清楚这个症结之所在,再搞清楚自己能否容忍和接纳。否则,裂痕就会从这个“莫名其妙”的地方开始。
一个人品行的形成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:成人前生活成长经验的习得和积累;家庭遗传和家庭环境因素;长达后的朋友圈、生活圈的潜移默化;自己主动寻找和学习来的东西。两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相遇产生爱情时,对方的品行早就定型了。作为外来者,配偶方知识决定品行的四个原因中的一部分,即长大后朋友圈、生活圈的潜移默化,凭借这么点分量,是无法改变对方的思维方式的。虽然哲学上说存在即合理,不同品行的形成原因自然不同,即便搞清楚了品行形成的客观因素,也无法控制主观因素的变化。基因可以遗传,也会突变;品行可以培养,也会叛逆。所以,即便是生活、成长经历完全相同的人,不同个体之间的品行也会有很大差异。选择婚姻,意味着选择与自己坚守一生的人,而选择一个什么样品行的人作为自己的伴侣,直接决定婚姻的成败。
不同的夫妻,两人在婚姻中的角色可以因实际情况而异,但对于担当什么角色、履行什么责任、共同奋斗到一个什么目标、遵循什么样的道德水准,必须有共识。有共识,双方会规范自己的行为,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奋斗。能力也许有高低,但目标是一致的。没有这个共识做基础,婚姻一定痛苦,即使不离婚也是一辈子吵闹不断,互相折磨。
许多人年轻时总感觉自己可以无往不胜,总想着改变这改变那。因为无知,显得狂妄。老了才明白,自己不过也是个凡夫俗子,什么都改变不了。
只有世界观大同小异的人才能进行有效沟通,世界观迥异的人怎么都无法实现沟通,牛同马讲,争来争去,谁也搞不定谁。两个世界观相同的人,当某一方提出一个建议或者意见时,另一方基于这种大同而感受到对方的善意且认真对待,无论最终是否采纳,都在善意与信任中完成这种沟通。而缺乏相同世界观的夫妻,当某一方提出建议时,另一方会感到威胁、质疑、排斥甚至鄙视,反过来也就不会认真对待。彼此一方感受到被忽视发出“不识好歹”的抱怨,两人关系会走向恶化,很难进行有效沟通。一次两次也许能忍,天长日久,再多的耐心也会被消耗殆净。
沟通要看人看事,随机而变。沟通首先要有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这三观的“大同”作为共同基础。因为“三观”不同,两人的处世方式会存在巨大差异,你认为很正常的东西,对方认为不可理解;对方习以为常的东西,你认为不可接受。这时候就必须决断,要么你改变自己,跟皈依宗教一样全身心服从对方,接受这些缺点,跟对方继续;要么坚守你的坚持,但包容xing地欣赏对方;要么不接受这些,跟对方say goodbye!
婚姻中的宽容必须有度,过度就是纵容,特别是对方明显没有道理时还在宽容,那就等于是在纵恶,是养虎为患,最终必受其害。人是不可能改变本xing的,对本xing只能进行约束和掩饰。失恋的伤害远远小于离婚的伤害,短婚离异的伤害小于长婚离异的伤害,长婚离异的伤害又小于有了孩子以后离异的伤害。
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早点决断,早点与不合适的人分开,所造成的痛苦和伤害与勉强结合伤害很久再分开相比,那完全就小得不成比例。还有那些为了孩子焦虑在离与不离之间的人们,如果你跟对方完全不是一路人,孩子在三天一大吵、一日几小吵的情况下也得不到真正的关怀,因为你的精力会不由自主的被冲突和矛盾消耗掉。再拖个几年,最终你还是无法忍受,与其互相耽误,不如早点了断了好。受过伤的人,其实很渴望爱。但渴望总是被沉重的自我保护意识所盖过,不停地渴望,却又不该轻易对人敞开心扉,也就不停地忍受孤独。
|
|